清代戏剧家李渔著有《闲情偶记》,在声容部的习技第四中,有一段对歌舞的描述,极为精彩:

昔人教女子以歌舞,非教歌舞,习声容也。欲其声音婉转,则必使之学歌;学歌既成,则随口发声,皆有燕语莺啼之致,不必歌而歌在其中矣。欲其体态轻盈,则必使之学舞;学舞既熟,则回身举步,悉带柳翻花笑之容,不必舞而舞在其中矣。

 

 gu1

 

 

他的意思是,学习歌舞要从声容入手,学成之后:

1、 歌者“随口发声,皆有燕语莺啼之致,不必歌而歌在其中矣。”

2、 舞者“回身举步,悉带柳翻花笑之容,不必舞而舞在其中矣。”

由此可见,清初的戏剧艺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舞者一举步,一回身,仪容姿态处处皆是舞蹈,平时生活里,即使不跳舞时也有舞的韵味,这就是所谓的“不舞而舞”了 。

显然,舞者已经将内在与外在,躯干四肢运动与精神灵魂圆融、协调、统一在一起,达到形神合一,舞蹈的韵味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生活日常。

古时候,由于没有电影、电视,要叙述一个故事,只有通过说书、戏剧等方式演绎。一个曲目往往几代人长期的反复打磨雕琢,精益求精,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百看不厌的精品。

古代艺人修养也较全面,除了歌舞,喝茶聊天琴棋书画似乎无所不能。

 

圣超然感慨:人生何处不舞蹈!舞蹈的最高境界是不舞而舞、处处皆舞。

 

 

 附:《闲情偶记》·习技第四全文

gu2

gu3

gu4

gu5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

你必须 登陆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