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超然按】继续收集我以前写的关于舞蹈主题的原创文字,今天是汇编系列之二。
坐上沙发,泡上咖啡,慢慢看吧。——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

 

 

谈谈舞伴的话题

 

Nikita1

 

看圈友有一句话:“舞伴是舞出来的,而不是找出来的”。细想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

有的朋友提出了很高要求,终于找到了舞伴,看来似乎已经称心如意万事大吉了,其实接触下来却有很多的不如意,责怪也有,埋怨也有,听下来全是矛盾。

 

也难怪。本来双方不是在一个地方学的,舞蹈经历、理念、跳法和套路也不一样,尤其搭手的点啊、空间啊更会出现问题。没有长期的磨合是不可能的。

 

舞伴是什么?你想的,就是我要的;我想的,也是你要的,两个身体,一个脑袋,心有灵犀就像是一个整体。这就需要长期的磨啊磨啊,渐渐地变得越来越顺畅和默契了。

 

舞伴之间确实需要一个一起成长起来的过程。一起学习、一起练习、一起感悟……

 

世界上是没有现成的舞伴可找的。

 

(二)

找舞伴其实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其中除了内在修养、舞蹈水平之外,外型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这个问题只是很多人不愿意捅破,遮遮掩掩的,这个与我们中国的文化有关,中国人一般不讲究以貌取人,我们都见过不小心说话过分,伤及别人而招致众矢之的案例。
还有诸如地域的远近、双方是否有时间一起练习、是否有共同的目标等等都很重要。

——所谓“舞伴是舞出来的”,前提是愿意一起跳的。没有这个基础就连这个开始也不会有。

 

(三)

继续这个话题。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以衡量情侣的标准来找舞伴的。

圈子里有过MM一开口就问:他做什么工作的,长得帅不帅?
你想想她为什么要问这些?哈哈。这种情况男生也是有的。
如果以找情侣的标准来找舞伴,那么这个概率就很小了。我以这个公式模型来表示:舞伴=情侣+会跳舞

由此得出这个结论:舞伴>情侣

 

如果这种想法的人多了,舞伴问题就更难了。所以大家可以算算,不是情侣而能长期在一起搭档跳舞的有多少呢?也许有1、2对,有可能比恐龙还少……

 


 

【问答】拉丁舞从哪个舞种学起最好?

 

dance11

 

这个问题出现的频度很高,作为零基础的初学者往往会纠结于:我应该从哪一个舞种学起?暑假期间又遇到这些咨询,说起来老生常谈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拉丁舞培训中比较典型话题,我这里统一答复。

 

先说明一下,本文仅仅讨论国际标准舞系列的拉丁舞,或者叫体育舞蹈。

拉丁舞总体分五个舞种: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每个舞种各有其风格特色,但是,基本的核心技术是相通的。关于“从哪一个舞种学起?”效果最好,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倾向性是有分歧的。

 

我们中国人大多数是倾向于从伦巴开始学起,但是欧洲人更多是从桑巴学起,美国人则从牛仔起步等等。

你一定在试图比较最佳最好,让你包抄近路的捷径,告诉你,不一定的。每一舞种起步都有非常成功的先例。

 

你如果想笑话美国人从牛仔起步,是不是很烂,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人跳舞的个性我们是达不到的。我以后详细来谈这个话题。

作为我个人,还是倾向于从伦巴或桑巴学起。下面我谈谈看法。

 

如果你问我,拉丁舞里哪个舞种最好跳呢?
答:伦巴。
如果你再问我,拉丁舞里哪个舞种最难跳呢?
答:还是伦巴。

 

矛盾么?呵呵。且听我说来。我以前在圈子里写过,伦巴舞有“拉丁舞之王”和“拉丁之魂”的美誉,它既是一切拉丁舞的基础和阶梯,也是拉丁元素综合表达的最高境界。

 

我们看到,很多人家里才几岁的小baby在学唐诗,但是,同样一首唐诗,研究生、博士、教授也在悉心研究,还有很多论文。你说唐诗算难还是易?

任何复杂高深的表演都是由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从基础技术层面,到艺术表现力,再升华到文化内涵层面,伦巴就好比给出了一个阶梯,一步一步下行上达,构成舞蹈的金字塔。

我们不能在起步阶段就忽视基础技术,空谈感觉和高境界。

 

伦巴舞的特点是缱绻缠绵、性感妖娆。非常适合中国人崇尚优雅的个性,学好了,有你显摆的那一天。

摘录一段我前面写的文字,从节奏和旋律的角度,谈谈伦巴的一些特点:

关于节奏和旋律的话题,我先来谈几句,算是抛砖引玉。

1、节奏

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就是鼓点;但是从舞者身体表达来说,是重心的到达以及重心转换之前做&的刹那,通过地板节节贯串传递到手上并与舞伴之间产生作用,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point(点)。

舞者自己身体里的点必须与音乐的点同步合拍。如果没有合拍,形、劲、气、意很别扭,气不顺、劲不达、意(感觉)不自然……

所以,舞蹈的节奏(点)是最基础的东西,非常重要。

2、旋律

如果说音乐中的节奏对应的是舞蹈中的点,那么音乐中的旋律对应的是舞蹈中点与点之间的流动过程。我们看到舞者秀伦巴时,将点与点之间连贯得非常的圆润,一如行云流水。这就要求诸如身体的延伸、开合、收缩、膨胀等等多种基础技术运用,以及精神感受上的顾盼流注、气息上的连绵与顿挫等等艺术化展现。

如果没有旋律只有点,就会跳得非常的机械,非常的铿锵,纯是一个铁匠出生,这种舞蹈看上去是白开水,没有味道;反之,如果只有旋律没有点,那就显得非常的软塌无力,浮于表面扭动,感觉是很娘的舞蹈。

两个极端都不可取。

从舞者的身体表现来讲,要有点与过程;对应于音乐,是节奏与旋律。如果把点称作是骨架,那么旋律就是肉,他们是骨肉关系。

3、节奏的变化处理

音乐的点是不变的,但是舞蹈的点是可以与音乐的点之间产生延时、抢拍和停顿等等,这就是切分处理。

舞蹈从从属于音乐、共鸣音乐然后是引导音乐,最后是玩耍音乐,调戏音乐……音乐在大师手里就是王八蛋 ,他们想抢拍就抢拍,想停顿就停顿,想延时就延时。什么音乐不音乐,我跳错了吗?呵呵,我就是这么跳的,你能拿我怎么样?

从上文可以看出,伦巴不仅仅要表达身体里的点以及对应的音乐节奏,还要将点与点之间连贯得非常的圆润,一如行云流水。这就要求诸如身体的延伸、开合、收缩、膨胀等等多种基础技术运用,以及精神感受上的顾盼流注、气息上的连绵与顿挫等等艺术化展现。

 

难不难?如果不是长期付出和艰辛训练,相信你是很难做到的。

 

从初学的角度讲,我们中国人普遍把桑巴看得很难,而在欧洲人那里,大人小孩天生的桑巴范儿,一动就舞起来了,并不需要刻意纠结什么。

我前面已经说了,中国人玩那些高雅、优雅、典雅和雅致有天生的灵气;但是玩疯狂、玩激情、玩杀气似乎不如西方人,这个就跟足球一样。我早说过,老外穿旗袍穿不出中国人的优雅;相反,中国人穿晚礼服也穿不出老外的大气。

了解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有助于你扬长避短,发挥自我优势。

 

我今天在这里大谈伦巴的好处,并不是鼓动大家都从伦巴起步。

以前我伦巴班里有一个女生,身体骨子天生软塌,胯部一点锁不住(老出胯),浮于表面扭动很厉害。其实,人的先天骨子有“软”、“硬”之分,一定要因材施教。于是,我让她换到恰恰班,大半个学期后,发现不扭了,力量很“整”。

 

所以,我认为,伦巴是基础,学好伦巴再学恰恰,基本元素和技术一脉相承,可谓事半功倍;

但是,反过来,先学恰恰,再学伦巴效果也不错,可以提高肌肉力量,改善个别伦巴初学者软榻浮滑的恶习。

 

从哪一个舞种学起,并无一定的讲究,总的来说,从任何一个舞种学起都是可以的。一个舞种学上瘾了,往往一个接一个学下去,五个舞种都兜一遍,回头来看,很多技术都是相通的。

我的意思是,不要太纠结于从哪个舞种开始。

 


 

【问答】我最近很空,想天天过来学伦巴

 

wugui

 

答:作为初学者,我不建议你天天学舞。

 

我认为,学一次课程,往往需要3次、4次……甚至10次课程的时间去消化去领悟。舞蹈不仅仅要学,还要练,更要悟,三者却一不可。

一般来讲,一周学1~2次是比较合理的分寸,大多数培训机构也是这么开课的。如果天天学舞,没有时间消化,新的内容越积越多,压在你身上,会把你“炸”晕的。一旦失去信心,我估计你多半会“破罐子破摔”,索性以逃课一了百了。

我上课有时问学员,大家回去都练过了吗?好几个女生嘿嘿一乐:我没练,差不多都忘光了。

然后再来重新复习前面的内容,呵呵。

 

练舞就好比锻铁,烧了冷;冷了烧……反反复复,不断地锤练,不断地积累。切忌平时长时间不练,一练就疯练,也就是人们说的“一暴十寒”。练功不仅仅需要练,也需要一个冷却、还原和恢复过程,这就需要给出“时间”。这里面很有科学性。你即使强调练某一块肌肉,你也要给出这块肌肉的生长时间呀,对不?

 

有两种特殊情况:

一、培训机构把几节课设置在一起上,可以节省一点场地费用。比如,让你一次上2节课程或者3节课程。这种情况多半只针对高级班、选手班或者教师班而定的(初级班几乎是不大可能)。有的教师集训班连续3天甚至一个星期都是没有问题。

二、舞蹈老师为了自身出勤方便,要求一次合并上3、4个小时(差不多等于是2、3个课程的容量)。这就需要沟通磨合,相信优秀的老师有能力调整过来。这里有一些技巧我就不展开了。

 


 

让你的身体演奏人间天籁

 

linghun

 

就拉丁舞来说,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将一个套路固定下来,长期研习,越练越精,越练越纯,虽然经常会有些小的改动,但是一般不会伤筋动骨去改变整体格局。

平时练习和表演时,大多是在不同的音乐里演绎同一支舞蹈。

 

但是,我今天要说些题外话。

从表演的角度讲,同一个拉丁舞套路在不同风格的音乐里,表达出来的东西应该是全然不同的。

 

国标舞虽然定义了很多的规范和标准,但是戴着这些所谓的“镣铐”还是有很多的发挥余地。比如:一个纽约步到底有多少种身体表现方式,我不知道,也许几十,也许几百……单单手势就见过不下10来种。除了外在的肢体表现,还有内在的情绪宣泄。

音乐就好比是一个贪婪的女人,你得给足她的嫁妆满足她的心意,才会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否则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从编舞的角度讲,也是以音乐为导向,大家都是先选好音乐,然后再编排和演绎舞蹈。舞蹈是对音乐的解释与表达,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加入不同的身体元素和内在表达方式,所谓表演就是演绎一段情景小品或者故事,当然是非常艺术化的抽象和提炼。

 

音乐不仅仅存在于冰冷的乐器里,在你的身体,每一寸肌肤,每一根神经,每一丝毛发,都在参与演奏人间天籁。音乐是有生命的,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思想与灵魂,舞蹈若得与音乐灵魂附体,两者共振,身、心才能合而归一。

 

舞蹈是为了表现音乐,还是音乐是为了表现舞蹈?或者说,舞蹈是为了丰富音乐,还是音乐是为了丰富舞蹈?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且来品味一下大师的经典之作:

 


 

我为什么不做舞蹈社区(一)

 

wenda

 

经常有些老朋友惦记以前的“我爱拉丁舞”圈子,希望我继续操持起来。我明白大家的心思,无非想找个地方玩。

确实,在我骨子里,还是倾向以休闲娱乐的心态“玩”舞蹈。玩,可以玩出电脑神童,玩,可以玩出巴西足球天才,同样我们也可以且舞且玩嘛。我一向提倡,将文化娱乐融入都市白领的生活。

 

也有朋友怂恿我搞舞蹈连锁,甲、乙、丙、丁像开中药铺似的。我调研过,卖年卡、搞促销……资金回笼。学生们以划卡计算学费,今天学拉丁舞、明天学肚皮舞、后天学爵士舞……依次尝遍各种舞蹈,哪天玩腻了就停掉几个月(这年头,外面的诱惑很精彩啊,呵呵),反正依次数划卡没有经济损失压力,带着这个心理暗示,想来就来……这样一轮折腾下来,恐怕连一个舞也跳不起来。

 

舞蹈培训,要做精做强很不容易,我的意思是,不要大跃进似的把摊子铺得很大,舞蹈是非常人性化个性化的东西,如果能够有几个精品班搞起来,我心已足。

我希望的路径,不是让舞蹈老师们背负着沉重的房租压力去搞连锁培训。当然我并不反对别人搞连锁,别人能力比我强嘛。我一个休闲懒散不求上进的人,本着对舞蹈的极度偏爱,就只能小玩一把,乐在其中而已。

 

其实,舞蹈才是真正的“小而美”。

 

舞蹈培训,为什么要讲求“小而美”?因为舞蹈既有标准化属性,同时也有个性化与差异化属性。这个分寸,只有在“小而美”的特征下,其质量和效益是可控的。

 

我希望的模式,就是各个大型企事业单位,都应该设立舞蹈工作室。诸如报业集团、文化娱乐传媒集团、大型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等等,旗下都可设立一个“小而美”玩玩。将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无论是培训,还是演出,“小而美”优越性立刻显现出来。

舞蹈,可以不赚钱,但是依然值得做。

 

这个道理我稍微谈一谈,舞蹈这个劳什子很酷、很炫、很抓眼球。她可以带来可观的广告示范效应,也可以给本单位的路演、年会、派对等活动,从场地到人员等内部资源,直接提供消化,自产自销肥水不外流嘛,这个就属于间接收益了。对外可以吹吹舞蹈工作室怎么怎么不赚钱,其实内部间接收益可能很可观。而且还可以社会化经营,面向人民群众,聚集品牌,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如果有哪家大型企事业单位,愿意搞这么一个的舞蹈工作室,可以跟我圣超然联系。

我愿意拿出靠谱的方案助你将“小而美”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为什么不做舞蹈社区(二)

 

art

 

今天继续聊这个话题。

 

先谈一下“我爱拉丁舞”圈子的历史,那是我1997年7月在“你我他”创办的拉丁舞圈子,其实就是一个交流舞蹈、传播信息、交友以及吃喝的社区论坛,也组织过一些线下活动,譬如舞蹈主题联谊派对等。我摘录一下创办宗旨:我爱拉丁舞俱乐部。拉丁舞、摩登舞以及各类时尚舞蹈爱好者的家园……

 

大致活跃了2年多,从2010年开始,我自己就很少打理圈子了,主要是忙于公司与学校的事情,腾不出手来。圈子被我扔下好几年,今天进去看了一眼,还留存2580个注册会员,估计大多数都成了僵尸号,呵呵~照顾不周,实在是对不住大家了。

 

我身边有朋友说我扔掉圈子实在不该,觉得挺可惜的,最近饭桌上又有人提起这个事情。好吧,我就兜底掏一掏我的想法。

 

话说早在2011年1月,我就让建站的技术人员注册这个域名:LatinDance.cn,试图建立独立的“我爱拉丁舞”同名社区,将以前“我爱拉丁舞”圈子的多年积累,整体移植过来。

 

后来又陆续注册了另2个域名,试图将3个域名同时访问“我爱拉丁舞”社区:

LatinDance.cn
LatinDance.com.cn
体育舞蹈.cn

另外,“我爱拉丁舞”圈子本身还有2个QQ群辅佐,即“我爱拉丁舞1”和“我爱拉丁舞2”,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越来越感到,我们之前的设计方向有问题。

以前PC时代,大家追求门户、社区之类的“大而全”;而移动时代,我观察到很多玩法变了。

 

移动时代流行搞垂直、O2O,虽然也玩社区,但是讲求微、小、直达……将信息精准推送到用户。用头条、一团、一条、一帖来喂你。而不是用户自己满世界漫无目的地查找。

PC时代就好比“棍打一大片”;移动时代乃是“枪扎一条线”。孰优孰劣呢,各位可听说过“棍怕点头枪怕圆”么?棍法最厉害的杀招就是一个点,跟枪法没有本质区别。

 

1、关于APP与公众号

我观察下来,能够锁定用户并推送到用户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APP,需要用户下载安装;另一种是微信公众号,需要用户关注。

 

相对来讲,APP是有风险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且要时常更新,最要命的是还要看别人脸色,apple store、360助手、91助手等平台上架,都是需要推广成本的。

而且现在手机上的APP实在太多,安装后不再打开的,跟安乐死差不多。

 

而玩公众号的风险就小很多,成本很低。随着公众号的不断开放,我们可以跟自家的手机网站以及第三方应用进行无缝整合,甚至跟线下智能硬件无缝连接,无缝整合,完全可以达到APP同样的效果甚至更强。

 

把握机遇,连接未来——我不想忽悠大家,喜欢怎么办自己决定。

 

2、APP与移动站

摘录我以前写的《UC神马,该怎么玩?》中的一段文字:

但凡移动端的入口,无非是APP与浏览器。我个人支持多种样式百花齐放各取所需。

先说APP吧,一个手机里装上几十、几百个够撑死了吧?然后你就生活在这几十个功能的小圈圈里,任由他们对你吃、穿、住、行无微不至体贴入微地狂轰滥炸?就好比找个妈妈24小时的赶脚。

我就一无聊的人,偏偏喜欢关心与我个人无关的事情行不行呢?我喜欢天马行空毫无目的地浏览成千上万的网站,乐此不疲,谁来满足我这样的群体呢?APP、浏览器你说我选择哪个?

 

以上观点,显然属于我个人偏好,不足挂齿。但是最近听说,万维网联盟(W3C)宣布,经过将近8年的艰辛努力,HTML5标准规范终于最终制定完成并已公开发布。技术问题我不想在这里展开。

作为技术,到底是选择APP,还是基于浏览器的网站,这个还有待观察。一旦投胎错误,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能力有限,只能静观其变。

 

3、腾讯官方的社交应用

腾讯官方非常坑爹,虽然我蛮喜欢他们,倾向于基于公众号的应用,但是他们胃口很大,什么微信“连接一切”、“社交就是一切”,云云。前面搞出的微信小店,差一点把第三方开发者吓死。

 

最近那个应用宝5.0版本全面推出社交化功能,据说,通过接入QQ、微信关系链和应用部落两种方式实现。我老人家年纪大了,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这些东西,但是我清楚地告诫自己,不要轻举妄动,等你自己的东西刚刚开发出来,说不定已经成了炮灰。

 

关于做不做舞蹈社区,什么时候做,怎么做,目前尚无定夺。我只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这样的话,进可攻,退可守,然而又不失大将风度。——呵呵,懒人哲学。

 

我们做事情切不可贪大求全,王熙凤姐姐说:大有大的难处。她一个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八面玲珑的能人也说出此番话来,我等凡夫俗子真想搞个舞蹈社区,比肩大观园啊?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

你必须 登陆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