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文化类公众号,我们计划增设古玩收藏专栏。之前本号发布的《我是怎样收藏高古玉器的》(由古陶收藏家陈汇川撰写)一文,已经获得圈内众多好评。今天继续推送陈汇川的新作《我的收藏感悟》。作为我这样的门外汉,本着学习的态度,读完之后,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丰富情感和趣味,既有情趣,也有意趣,还有理趣等等。圣超然慨叹,凡间器物,玩味许久,竟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乃至日积月累,欲罢不能,但求不知不觉间,陶然忘形,融入自然天地之大化之中,化作梦蝶。

 

 yubi

 

一、收藏现状

 

纵观中国目前的古玩收藏现状,从前几年如火如荼全民收藏的繁荣景象到如今寂寥无声的萧条现状,凸显出古玩收藏领域正经历着严峻的诚信危机的考验,国内古玩文物鉴赏的培养已经远远赶不上假、劣、新工艺品的发展速度,早些年伪劣工艺品秒杀了一大批新贵,导致他们谈“古”色变,还有国内一大批自恃掌控古玩鉴定话语权的“专家”们频频打眼的鉴定事例,所传播出来的错误信息也加害了不少商贾巨富和古玩收藏爱好者,使藏友们的信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对古玩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要光复以前门庭若市的繁荣景象,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如果有真才实学的藏家们再不把藏品真伪的鉴定知识传播出去的话,将来人们一定会谈“藏”色变,市况日下。

 

总结目前的古玩收藏市场的萧条现状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国家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原收藏市场的主力军);

2)银行收紧信贷,使企业和民间个人的融资难度增加;

3)造假产业链的触角已经覆盖、深入、和扎根到全国各大城市的古玩市场;

4)早些年商贾巨富因迷信所谓的“专家”、古玩商人、及朋友们的推荐误导,而购藏到伪劣的藏品使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

5)拍卖行知假拍假,拍得者的藏品欲再次进入拍场出售,套现受阻,使信心受挫;

6)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购藏到大量的伪品损失惨重等等。

 

林林总总这些误藏伪品的行为我本人曾经都碰到过,至今家里还留藏有不少很低劣的假古玩,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以及研究的深入,当我明白了藏品的真相时,的确打击很大,除了经济上遭受的损失以外,对精神上的创伤和刺激是无法用语言和金钱来弥补的,好在我因为玩古玩的时间比较早,也收到了不少珍、稀、精的美品,总算还可以慰藉自己伤痛的心。

 

二、我们应该如何收藏

 

这个标题想必大家已经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看到过、或者参加过的沙龙讲座活动中也听到过,在这里我通过自己这几年来参加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收藏、鉴赏、交流等活动,得到的经验和体会从一个收藏爱好者的视角来告知广大藏友们一个收藏理念:相信“专家”,不如找对专家(这里的专家不是指鉴定专家,而是指有丰富藏品的收藏大家,或者是指在某一门类某个品种的收藏中取得卓越成就的收藏行家),要求收藏爱好者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哪里出产的文物去哪里找藏(行)家学习,即北方的文物去北方找藏家,南方的文物去南方找行家,中原的文物去中原找行家。

 

根据我的切身经验深深的体会到所有的古玩鉴定离不开地域文化培育的土壤,因为在文物出产地,该类文物的经济交流活动一定会随着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收藏爱好者的趋之若鹜而变得更加繁荣,所以对此类藏品的需求量也相应的比较大,当然随之应运而生的还有与之相对应的仿品产业链,因为有大量的市场需求,在出土文物的所在地,又比较容易获得与文物种类相似的原材料,所以逐利资本一定会投入到地方的造假产业中,例如:河南、安徽、徐州等地仿造的战汉玉器、浙江仿造的良渚文化玉器、陕西仿造的唐三彩、山西仿造的青铜器、辽宁仿造的红山文化玉器、甘肃仿造的齐家文化玉器和马家窑文化彩陶、江苏扬州仿造的名人书画等等不胜枚举。哪一个造假产业不是依附在文物所在地的背景呢?同样的道理,在文物的所在地也是最容易接触到真品和仿品的地方,因为有了这样的市场基础,当地早期有实力的收藏家们早就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摸索出了一套特有的鉴定方法,同时也必定会在其中涌现出一些顶级的鉴定高手(专项鉴定),较之博物馆里面闭门造车的专家学者更懂得对这类藏品的鉴定技巧,因此收藏爱好者们想要收藏这类器物只有通过与文物所在地的高手群体交朋友,进行面对面的的切磋与交流,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掌握藏品的鉴定知识、鉴定技巧和鉴定方法,人找对了,那么收藏之路就走对了。

 

纵观这么多的造假基地,这么多流向市场的假文物、假古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收藏呢?看上去很恐怖,是吗?其实收藏爱好者不用太担心,因为我们收藏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而且只收藏自己喜欢的这个门类中某个时间段、符合某个独有特征的东西,并且已经被自己掌握并吃透了鉴别方法的器物,那么范围就缩小到了一个点上,这样古玩收藏就变得非常的简单了,即我们只要搞清楚真正的古玩其器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哪些特征是造假者所不能仿造的,而且通过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等辅助工具就能够清楚辨识的,那么你就可以大胆的收入囊中,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去购藏一些精美品,那么收藏成功的机会就比较大了。

 

收藏要有耐心,不宜门类多、品种广而杂,切记!搞懂一项就只收藏一项,例如:良渚文化玉器由于分布面广,已知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中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受沁的、也有没有受沁的,其中有一种像面膜一样的沁是造假者所无法仿造的,那么就只收藏带有这种面膜沁色的良渚文化玉器,其它的不带有沁、或者虽然带有沁色表现,但是这种沁不是面膜沁的良渚文化玉器,即使有可能是真品也一概不要去触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财产,降低购藏失误的风险,如果你还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到良渚文化玉器“兽面纹”的雕琢特点,那么你就以去寻找这类带“兽面纹”的良渚文化玉器作为收藏的主攻方向;还有的收藏爱好者经过自己的学习努力弄懂了清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器,那么就只收藏清乾隆青花瓷,不要去碰除乾隆青花瓷器以外的清三代的其它青花瓷器,民窑的青花瓷器去景德镇学习、官窑的青花瓷器去皇城根下找;如果喜欢民国的名人浅绛瓷器,并且搞明白了某位名家的字和画在瓷器上所表现出来的体貌和特征,那么就只收藏民国这位名人的浅绛瓷器,不要去碰其他名人的浅绛瓷器、更不要去触碰珐琅彩、粉彩、五彩、广彩等其它不熟悉的瓷器,这样的收藏方法,只要你舍得投入,不成功都很难。

 

三、你的藏品找对鉴定人了吗?

 

常常听藏友们说,谁来鉴定“鉴定家”这个问题,按常理鉴定家是一个社会公认的、有一定的知名度,且近水楼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的,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可是事与愿违,我们常常见到的鉴定家在鉴定文物时漏洞百出,秕言谬说、自相矛盾,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来鉴定“鉴定家”呢?又由谁来鉴定呢?答案是肯定的,我给出的答案是你,也就是藏友们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深刻领悟到:一个资深的鉴定专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古玩收藏爱好者,其次他自己必须要有珍品和精品的收藏,因为知识是文物的内涵,藏品是对自己技能信心的检验,珍、稀、精的藏品是对自己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回报,这是玩文物古玩的精髓和保证。如果一个脱离收藏市场,自己不玩收藏的鉴定专家,其可信度会有多高,可想而知。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广大藏友们想要找自己藏品的鉴定人,不要看他的知名度有多高,他的知识有多丰富,而要看他有没有收藏到几件珍、稀、精的藏品,或至少有与你的藏品类别相似的收藏品,请他亮出自己的宝贝,并说明是属于真品、精品的理由,如果鉴定家本人拿不出一件像样的珍、稀、精的藏品,那么请远离这样的鉴定家,其中的道理不用我说,想必玩古玩的朋友们应该都懂吧。一个鉴定古玩的行家,怎么可能不搞收藏呢?这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吗?一个能够成名成家的鉴定家,怎么会没有精品文物收藏呢?想当初我本人初涉古玩收藏时,像着了魔一样的,一有闲暇时间就去隍庙(兰州最早的古玩集市)与朋友闲聊,经济常常是入不敷出,看见好的珍品、精美品往往爱不释手、不假思索、一掷千金,有时因为囊中羞涩,还会赊账。所以我认为鉴定家必须是古痴级别的收藏爱好者,由于经过长期的市场浸淫,才会悟出古玩鉴定的真谛。

 

古玩的鉴定说难其实真的很难,这不仅仅是因为鉴定本身之难,而是在大量的仿品冲击下我们难以遇见真品(当然普品不在此列),所以才会导致目前市场上古玩的鉴定行为乱象丛生,我们经常会在各种鉴宝类电视节目和古玩城内见到一些专家学者们对某些被鉴定的文物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凭着自己渊博的知识不容质疑的口吻给出自己的鉴定结论,难道其鉴定结果全部都是正确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看看有多少我们国内顶级的鉴定专家倒在了鉴定之路上:

例如:闹的沸沸扬扬、真假难辨的厦门三星堆玉器博物馆事件、拍出2.2亿元的汉代玉凳事件、四川的乾隆皇帝书画诈骗事件(家传乾隆御笔被鉴为赝品17万卖出,隔年拍出8700万)、金缕玉衣贷款诈骗案件、中国历史博物馆购藏高仿北魏陶俑事件、河北冀宝斋博物馆假文物事件、以及最近炒得热火朝天的“功甫帖”真伪事件等等,这些可都是我们国宝级的鉴定“专家”的“杰作”啊。惨痛的案列使我不得不相信,会博古论今、会写书的专家从事古玩鉴定是很不靠谱的,很多专家学者著书立说,拿的都是馆藏品说事,且内容不乏雷同,一旦走入民间市场,他们往往就信口开河,刚愎自用,有些所谓“专家”自己从不搞收藏,却对别人的藏品掌握生死话语权,这就难怪全国的收藏爱好者们轻信所谓的专家之言血本无归了。

 

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地域横跨960万平方公里,具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明,其东西南北中出土文物之丰富、各门类面之广简直难以想象,各地出土文物的文化背景所孕育出来的器物特征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拿最简单的素面玉璧来说吧,几乎已发现的所有文化期的遗址中都有所发现,如:红山文化玉璧、龙山文化玉璧、凌家滩文化玉璧、三星堆文化玉璧、齐家文化玉璧、良渚文化玉璧等等,因为器型非常简单,又属于礼器类的藏品,级别较高,所以也是造假者最喜欢的造假品种之一,虽然种类繁多、纹饰简单,但是每个不同文化背景下出土的玉璧实质是有些许差异的,如果鉴定家没有将各地区所有出土的玉璧上手做细致的对比分析和研究的话,他是无法区分这个玉璧是出自哪里的?南方的良渚文化玉璧和北方的齐家文化玉璧因为我都有收藏,所以我知道如何区分它们的产地,以及如何辨识它们的真假,曾经有一位很著名的杂项鉴定家在一个讲座上告诉藏友们,在鉴定玉璧时只要看玉璧的钻孔,真品应该是喇叭形状的钻孔,如果发现直筒形的孔都是假的,很多造假者也是根据这个理论来做喇叭形钻孔的玉璧,其实这位鉴定家只说对了一半,虽然大多数地方的玉璧钻孔是喇叭形的,但是已经发现出土的凌家滩文化玉璧和良渚文化玉璧中就有直筒形的钻孔,其它文化期的玉器因为我没有收藏,也没有机会上手真品,所以对它们的鉴定和识别我没有发言权,但是新老我还是可以通过器物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自然风化特征和古玉表面是否有次生结晶体判断出来,这二种鉴定方法对高古玉器的真假鉴定非常重要,是造假者至今还是无法企及的。三星堆文化的玉璧曾经在上海的闵行区博物馆做过展示,我隔着玻璃柜子看,觉得与普通的玉璧没有什么区别,怎么也看不出三星堆玉璧所独有的细部特征,这就给我一个启示:靠观摩博物馆的藏品来对比市场上的藏品做鉴定是很不靠谱的,所以鉴定文物的人有没有收藏到被鉴定器物的藏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最后提醒几句:不要偏信于某一个藏家或专家所传授的收藏知识去买古玩,商家的话更不能轻易的相信,要多找几个藏家看实物,多上手、多比较,少出手,最后彻底搞明白了再出手不迟。

 

四、鉴定专家必须是资深收藏爱好者的必要性:

 

1)在某收藏协会举办的一次玉器讲座活动中,老师拿着PPT文件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内容准备的很充分,讲的也很精彩,但在随后的藏品交流中他拿出高价收购来的良渚文化玉器和我出示的良渚文化玉器进行比较,结果他的刀法刀工,兽面纹简直惨不忍睹,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我想通过比较他应该真的学会了良渚文化玉器的鉴定。

 

2)最近我参加了一个上海市静安区举办的普及玉器知识的公益讲座,主讲人是知名的上海博物馆的资深玉器研究专家,他曾经出版过六本有关玉器方面的专著,我本着学习和交友的目的去听讲座,他讲的很好,也很生动,博得了在座的广大玉器收藏爱好者们的热烈掌声,讲座结束以后我走上讲台,并拿出了几件开门见山的古玉器与他近距离的切磋交流,其中有一件齐家文化的古玉璧,他拿在手上看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这件东西纹饰造型和工艺太简单了,我可以讲是老的,也可以讲是新的,因为仿造起来比较容易,所以不太好判断”。这是他讲的原话。

一个刚才还旁征博引、滔滔不竭的、堂堂的、资深的、满腹经纶的玉器专家竟然会说出:“纹饰简单、容易仿造、不好判断”之类的话,一方面说明他只对玉器的纹饰有所研究,而对高古玉器的鉴定还是没有掌握方法,一件器物的新与老其实是可以通过玉器表面的差异风化痕迹和是否有次生结晶体判断出来的,另外一个证明他没有收藏、研究过北方齐家文化的古玉璧,反过来可以说明一个连古代玉器新旧都不能辨别的专家,怎么能够放心让他来鉴定文物呢?鉴定文物的专家的确不是万能的,他们对该项的某一方面也许很有研究,但是并不能鉴定该项科目的所有的文物。事后我告诉他应该如何看古玉风化的表面,古代北方玉器所特有的人工钻孔特征与现在钻孔工艺的区别等等,不知道他领会了没有?回到家里以后我反复琢磨,为什么我们的文博专家谈起博物馆的藏品来往往头头是道,而见到民间的藏品就不知所以然了呢?其实齐家文化的古玉器在甘肃兰州只要玩玉器的古玩店的老板基本都会鉴定真假,这位讲课的老师没有我这么幸运,他没有遇到像陈明杰教授这样真正有高深造诣的古玉器收藏鉴定家,之所以他不能够鉴定齐家文化的玉器,我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生活在南方,没有条件亲密地接触到北方出土的玉器,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他对古玉器的鉴定认知,他在讲座中有将南方出土的良渚文化的玉器的主要特征讲的很到位,因为我很久以前有收藏到一枚良渚文化的玉器,所以我能够听懂他所说的对不对,同样你让北方的藏家来鉴定南方的良渚文化的玉器,他们同样也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的,这就又给了我一个启发,如果要搞收藏,就必须要到藏品的产地去向藏家们学习鉴定知识,在产地获得真品的机率也会高出许多,因此依靠所谓的文博单位的专家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古玩我认为基本都是不靠谱的,除非碰巧你要鉴定的藏品正好与他们曾经密切接触和研究过的器物一致,那么说明你是找对门路了。

 

幸运的是2010年,我有幸遇见了我的玉器鉴定启蒙老师:台湾玉器鉴定专家陈明杰教授,通过他传授的知识,使自己在鉴定玉器的方法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结合自己的藏品和学到的知识,多次在上海的各种场所与国内顶尖的鉴定专家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其中有古玩城举办的鉴定活动、也参加了多个古玩沙龙活动、及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北京故宫资深专家现场鉴宝活动等等,切身的感觉到国内的这些专家虽然知识渊博、口若悬河、满腹经纶,但是鉴定古玩的表现的确不尽如人意,让我切身的体会到他们对藏品的真伪判断基本是靠蒙,事后想想也确实如此,一个人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文物,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土壤培育、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等,要对被鉴定的文物做出完全准确的判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对某一个特定地区的某些特定文物做到完全正确的鉴定却是有可能的。

 

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应该如何收藏?其实很简单,我总结出来以下几个要点:

 

1)不买自己不懂的古玩藏品;

2)不要轻信鉴定专家和古玩商所讲授的鉴定常识和建议去买东西;

3)不去拍卖行拍卖古玩;

4)不在古玩沙龙活动中买古玩;

5)不凭自己的感觉买古玩;

6)不要照本宣科,拿着古玩收藏鉴定类的书籍去买古玩;

7)要多找几个资深的收藏家学习藏品的知识、掌握各项关键要点(切记:要上手细看、把玩);

8)走市场:进入古玩城、古玩地摊、古玩交易博览会等等,将藏家那里学到的藏品鉴定要点与市场上售卖的该类藏品进行全面比较,如果有藏家带着实物去学习比对那就进步更快了;

9)收藏门类不宜太广,一个一个来,搞懂一项收藏一项;

10)克服贪欲,机遇虽然可遇不可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没有错,但关键是要搞懂了再出手不迟;

11)用闲钱搞收藏,不要影响生活质量,避免家庭矛盾;

12)奉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收藏宗旨。

 

虽然我搞收藏已经二十年余了,亲眼看见很多新的藏友不断的将辛苦挣来的钱交了学费,我的确为他们感到痛心,我一直在想我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虽然我的藏品种类(马家窑文化彩陶和高古玉器)不符合他们的收藏兴趣,但是艺术是相通的,我可以将自己的收藏体会和经验传授给大家,只有让他们找对收藏的方法,当收藏爱好者们在收藏过程中有所收获,能够给他们带去成功的喜悦和回报,那么国内的收藏领域才会欣欣向荣、兴旺发达,国家的文物才会真正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我不是什么专家,我也不是鉴定家,我只是全国众多的收藏爱好者中的一员,我只对自己收藏的藏品或与之类似的藏品有一定的鉴赏和辨识的能力。以后我会陆续推出我所收藏的相关藏品的鉴定知识要点,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收藏带来帮助。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

你必须 登陆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