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聊这个话题。

首先感谢李双珠兄,前面噼里啪啦一顿大摆龙门阵,不仅铺垫好了“因明”的概念,还提出了因明的结构性思维以及因明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我顺水推舟,接着这个茬,活动活动筋骨,码几个字,也算是思维共振一番。

 

cha

 

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叫“真因”?我不是指这个概念,而是我们每个人总认为自己就是“真因”,或者,自己找到的和坚持的就是“真因”。那么这个真因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检验方法?

人性在利益诱惑面前,还能坚持多少纯粹的“真因”?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你这个西施是不是“真因”?有没有失真?是不是货真价实社会公认?你的观念里,有没有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改变你的善恶价值观?
比如,一个美女,哪怕将你骂得狗血喷头,你依然坚称她是美女,同样,一个丑女,再怎样跟你掐暧昧,献殷勤,你依然没有给出任何增值“附加分”,从公共审美这个角度讲,那才是“真因”,对吗?至于内在美什么的,那是另一个话题,既然要表达“真因”,我们就必须搞得确定一点,绝对一点。
但是我们每个人,由于观念的参杂,往往失真。判断标准千变万化,随心所欲。大多数情况,“真因”就成了没有终极标准答案的命题,人人都可以拿来狡辩,人人都可以拿来“工具”。

无论男女老少,我们人类多喜欢刨根问底追究因果,这个也算是一种本能,我小时候就一直这样。
——你要是拿不出依据,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我必定将信将疑,甚至当你胡扯。我们人类几乎所有的争执、论辩,大多是冲着“因果”而来。
你吵架的时候,是不是想着要决出一个是非对错,证明一个绝对的真理?

这个因果关系“统治”了人类思想的大部分历史,已经上升到了哲学范畴,什么因果律啊,决定论啊,拉普拉斯信条啊……打住!我不会在这里绕这些教科书概念,我觉得,讲不讲都没有关系,掉书袋反而讨人嫌。

因果关系,我们姑且换个马甲,就叫决定论吧,这样显得逼格高点。决定论一直风调雨顺地绵延了很长时间,但是到了近代,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来看看微观的量子世界,大家读中学化学的时候,有一个“电子云”的概念,记得吗?
简单地说,电子云就是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你一定在想,电子为什么没有明确的运行轨迹?

我们都知道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或者叫“测不准原理”)。他说,我们不可能知道电子的初始状态,因为电子根本就没有确定的初始状态。
另一科学家波恩说,别说不知道初始状态,就是知道,你也没办法预测电子接下来的行为,你所能确定的只有概率。
薛定谔的波动方程表明:原来电子的运动不像经典力学规定的那样,有确定的轨迹,它将会在哪里出现只是一种概率现象。

电子最终会出现在哪里,这完全是随机的,与它的初始状态和过程都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
按爱因斯坦的话说:难道上帝在掷骰子吗?

不仅仅是电子,推导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胶子、光子等所有亚原子,都存在同样的规律,建立在经典力学基础上的决定论,犹如头上重重地挨了一记闷棍。

决定论是哲学,量子学是科学,这两种东西纠缠在一起谈论委实也蛮有意思的。以后如果闲得荒,再聊聊哲学、科学和宗教有没有边界的话题。

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我也准备吃晚饭了。茶座暂时收摊。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

你必须 登陆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