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器痕迹的鉴定

1、 玉器表面雕有兽面纹为其主要的标志性特征;

2、 整个器物的表面沁色表现为一层面膜状的包裹附着物;

3、 器物表面有明显的曝露晶面或次生结晶体;

4、 透光性特好,在满沁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用手电的照射光使玉器通透;(笔者收藏的良渚文化玉器厚度达到1.8厘米,光透性好)

5、 在满沁的情况下,玉筋纹路明显,且不受沁;

6、 兽面纹的阴刻线是由一段段细如发丝的小凹线堆积而形成的;(是中国最古老的微雕艺术)

7、 玉器表面本身透出一层漂亮的亚光。

 

汉代玉器痕迹鉴定

1、 使用放大镜侧光看,玉器表面有明显的差异风化现象;(即玉平面上局部有不规则的凸起的短线)

2、 器物表面有曝露晶面或次生结晶体;

3、 有些玉的局部有豆花或饭糁现象;(并不是绝对的)

4、 沁色部位侵入肉中,深浅、浓淡不均,受沁部位肉眼观察无光;

5、 汉代玉器的糖色是透光的,且有色浆晕散;

6、 有些玉器表面有一层宝光,似有一件蚕衣附着在玉的表面;

7、 所有貌似弧度的曲线,其实是由一段段小直线堆砌出来的;

8、 所有的孔和槽部都是由细小的棍状物旋切而成的;

9、 白玉透光看,其沁色中会有絮状的间隔缝隙、且有晕散现象;

 

各种古玉的辩识

1、 高古玉的风化特征是最主要的鉴定依据;

2、 高古玉的曝露晶面和次生结晶体也是判断是否为古玉的主要特征之一;

3、 齐家文化的玉质大多数为地方玉;

4、 齐家文化孔壁是鉴定真假的关键部位;

5、 良渚文化面膜状的沁色与众不同,是鉴定的关键;

6、 良渚文化兽面纹的微雕艺术是决定该器物真假的关键因素;

7、 凡是已经钙化的沁色浮于玉器表面,沁色只是绺裂处出现并延伸,基本就可以断定为假;

8、 汉代玉器钙化沁入肉里,光照沁色部位一定有开窗现象,且透光明显;

9、 沁色部位肉眼观察,其表面是不发光的;

10、 汉代玉器的糖色是透光的,且有色浆晕散;

11、 没有刀痕的古玉必假无疑;(一般是用特殊材料一次成型浇注出来的)

12、 老玉新工的判断方法:主要看受沁部位,刀工部位不受沁即是后加工的新东西;

13、 齐家文化玉器的鸡骨白是由饭糁、或絮状的豆花钙化而成,与战国时期的鸡骨白有本质的区别,这是由其地域的土壤和气候(干燥雨少)环境所造成的差异。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 下一篇:

1条评论 to“我是怎样收藏高古玉器的(下)”

评论

你必须 登陆 才能发表评论.